关于区第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202404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第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202404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梁新华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校开设大足石雕研学课程的建议》(第2024048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足石雕等地方文化相关研学开展情况
我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要求,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和公益性原则,落实研学课程计划、基地建设、活动组织管理。一是全区各学校将研学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研学活动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二是结合我区文化、产业等实际情况加强研学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10个研学旅行基地和一个西子湾石刻文化进校园活动基地,其中,市级基地5个,区级基地5个,大石刻文创园研学基地、大足石刻研学基地和西子湾石刻文化进校园活动基地,以石刻为主线开展研学活动,充分挖掘石刻文化,传承石刻技艺,弘扬石刻精神。三是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按照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区教委严格报批程序,强化研学过程管理,全区已有2万余名学生石刻文化研学活动。
二、关于中小学石雕课程开展情况
区教委根据学段和“一校一品”办学特色,积极开设石雕系列课程。小学阶段以石刻绘画和剪纸开展,如宝顶实验学校石刻版画课程,大足城南小学石刻剪纸课程;初中以石头为材料开展石刻创作,如龙西中学鹅卵石课程;高中阶段以石雕技艺开展,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2008年开始开设石雕专业,以培养民间工艺大师及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制作和经营型人才为目标,并设置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各中小学文化传承与特色
区内各学校各中小学根据学校发展与自身情况,在探索和创建以大足本土文化建设特色校、非遗传承基地等,部分学校还编写、开设了校本教材。截至2024年5月,被教育部认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所,市级9所;重庆市艺术特色学校9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市级3所,区级17所;学校特色活动6所。
“精美石刻会说话,大足教育暖万家”。区教委在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上,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推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为主线,大力推进美育全面浸润行动。学校特点、区域特色已初显成效。
此复函已经石朝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