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教育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9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7-22

邓德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企业稳定年轻产业工人的建议》(第299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大足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办公平有质量、温暖有良知的人民满意教育,是我们的共同愿景和目标。长期以来,我委高度重视学生家乡历史、文化传承教育,重视职业院校引进、促进校企合作深化,相关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一、中小学本土课程厚植家国情怀

家乡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多次论述,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要求,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结合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实际,进行系统规划。先后组织开发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地方教材《世界文化遗产胜地——大足》三个版本,并不断植入、充实新的内涵,探索各学段家乡历史、文化传承教育衔接体系。加强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爱家乡、爱大足的意识和情怀,传承中华民族 “慈、善、孝、义、廉”传统文化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职业院校引进奠定产业工人基础

目前,我区已引进且招生的高等专科职业院校4所,本科院校1所,共开设各类专业100余个,学生规模达35781人。2022年新引进重庆卫生技师学院,落户经开区,建成后学生规模可达10000人以上,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产业工人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为更好服务大足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委将积极协调、指导在足高校围绕五金、汽摩、智能、静脉、锶盐、文创、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我区特色产业开设相关专业,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大足职教中心立足大足经济产业发展,全面实施专业动态调整,现开办加工制造、旅游服务、文化艺术等11大类23个专业,现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数控技术与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重庆市首批特色专业1个(民间工艺(石雕石刻方向)),重庆市骨干专业3个(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应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基本构建了石刻文创旅游专业群、智能装备制造专业群、妇幼服务专业群,为产业工人本土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三、校企合作锤炼产业工人素养

大足区职业院校不断深化与我区企业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与企业共建实训室和实习基地。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为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办出特色,与大足高新区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发展道路。校企双方围绕特色差异化办学的理念,创新办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整合产业资源,提升电梯的研发水平,结合我区智能智造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电梯产业技能人才。为发挥学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成立技术研发团队,选聘学校优秀的教师、学生进入研发团队,将电梯在生产、制造、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或是功能改进创新等问题作为课题,校企共同研究解决,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将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学院学院高度重视政校企合作,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已与政府部门、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园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基地建设、课程和教材开发、师资挂职锻炼、员工培训、创新创业培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结合我区静脉产业培养环保人才。重庆电信职业学院现有无人机装配基础实训室、无人机操控模拟实训室、电路分析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传感器实验室、学生创新制作室共7大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200台套,总价值300余万元,实验室使用面积已达15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00名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与重庆市内外多家无人机公司达成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结合高新区培养智能智造产业人才。

大足职教中心现已牵头成立了重庆市大足石刻职业教育集团,已开始进行实体化运作,同时参与重庆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重庆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工业自动化职业教育集团、重庆水利水电职业教育集团、重庆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等8个职教集团。学校已与48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1108个,教师企业实践岗位88个,组建订单班19个。结合大足文旅产业培养本土产业工人,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四、多项措施稳定年轻产业工人队伍

近期,区教委牵头起草了《重庆市大足区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技能型社会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反复讨论进行了修改,2022422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已经通过,方案涉及了发展我区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将为加快我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供政策保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融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于一体特长优势,形成政府主导,职业教育主办,企业、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培训格局,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培养目标和培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学习工作终身。企业可联系职业院校对员工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逐步提高薪酬待遇,缩小与发达地方收入差距,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逐步稳定企业年轻产业工人机制。

同时,区政府进一步发力,形成产业工人增长动力。一是做大做强现有高校。支持重庆工程学院新征教育用地500亩,开办数字乡村学院及其他专业学院,将重庆工程学院双桥校区建成一个规模达10000人以上的专业学院;支持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新征教育用地550亩,使其建成一个可满足12000人在校生规模的高职院校。二是积极引进新的高等院校。目前正在对接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公办高校来足建校区;争取重庆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拟用名)、重庆铁路科技职业学院(拟用名)等举办者来足新筹设民办高职院校。力争“十四五”末中高职院校总量达到10所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届时,必将形成大足产业工人源源不竭动力,那时,留在大足本地就业人员较少的状况会得到极大改善。

尊敬的邓代表: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企业产业工人现状了解透彻,对稳定企业年轻产业工人困难的原因分析到位,您的建议将进一步指导我们工作更有针对性,对培养造就更多更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更有实效性。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石朝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2022516

邮政编码:402360

联系电话:64381738

  人:邓国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