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基层政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财政局>政务信息>公示公告

2021年度重庆市大足区科学技术协会绩效自评报告

日期:2022-04-14

一、基本情况

部门基本情况。

重庆市大足区科学技术协会机关是群众团体机关,为正处级。主要职责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团结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团结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开展学术交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强化学会管理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拓展科协组织覆盖面研究指导科协自身改革和建设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重庆市大足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设办公室和业务科,机关编制6名,其中:行政编制3名,事业编制3名。设主席1名,副主席1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2名。2021在编在职人员6;大足区科技馆共有事业编制62021在编在职人员4,聘用临工12名。

(二)预算及支出情况2021年,大足区科协年初预算5888776元,其中基本支出2118459元、项目支出3770317元。2021决算支出5685754元,其中,基本支出2151876项目支出3533878

二、绩效评价基本情况

)绩效评价目的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评价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共设置了5个指标,均为数量指标。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结合预算管理工作,区科协制定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计划,研究确定年度绩效评价对象。

2.组织实施

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培训,准备相关资料,根据指标体系内容和报告范本,撰写项目绩效报告,并报送财政局。

3.分析评价

分析年度支出绩效,找出项目执行率未达到100%的原因,及时改善,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绩效评价情况及结论

(一)投入评价情况

根据《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关于批复2021年度部门(单位)收支预算的通知》(大足财预〔20211号),下达我单位预算资金4748459元。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为73100元,实际支出52521元。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为90000元,“三公”经费变动率为-18%。

(二)过程评价情况

我单位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资金拨付,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标准及会计核算方法。资金的申请和拨付符合规定程序,较好地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没有发现资金挤占挪用情况。预算完成率、公用经费控制率等都较好完成。

(三)产出评价情况

1.品牌活动再现辉煌。举办“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大足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科普之夜”网络直播晚会现场设置“科技铸就强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图文展”,展出宣传展板40张,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宣传单2000余份。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街科协、区级学协会以及农村科普基地代表计300余人参加,当晚在媒体平台线上观看人数达10.4万人。

2.青少年科普教育成果丰硕。举办院士专家进校园大足区专场活动6场;开展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培训2期;首届重庆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征文1041篇;推报大足中学、城南东序学校加入中巴科学教育百校联盟;“党的关怀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征文59篇、短视频3个;组织10名高中生、1名科技教师参加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组织开展第6届大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相约星期三”家庭科普教育讲座42场;开展区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大足中学等共20所学校成功获评,科协投入近40万元为他们配备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等科普器材;参加第20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重庆赛区选拔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

3.科技馆科普阵地作用凸显。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普服务设施。新采购展品1件,改建“科创空间”科普手工制作区,新建志愿者服务站1个,完善线上讲解音视频,增加老年人、听视障人员参观服务设施。全年开馆260天,接待游客18万人次。二是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普及介绍传统佳节的由来和习俗。全年开展节水节能、低碳减排等相关主题科普宣传活动6场、科普大讲堂开展讲座12场、“科妙启智”有奖科普问答活动30场、科创空间在周末及节假日固定时间开展“智力拼图大挑战”“电子积木拼装”“趣味手工制作”等活动52场,科普电影播放达到220场。三是线上科普互动活动持续发力。1-3月开展“我在大足科技馆”摄影作品线上征集活动得到群众的热情参与,大足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5.1万人次,大足科技馆抖音号发布36条科普视频,观看量达到2.6万次。

4.科普信息化建设有力推进。一是加强科普e站管理。推广“科普中国”“科普重庆”权威媒体签订《科普文化重庆云信息资源集成与精准推送升级服务项目合同,连续三年每年投入2.35万元对全区18台终端进行软件升级和安全维护,实现科普文化信息资源集成与精准推送服务二是加大传统科普传播力度。扎实开展科普“五进”,利用大足区“科学之声”艺术团,开展“迎新春送科技下乡”“科普文艺进万家”、等活动继续牵手大足有线、大足电台等媒体推出“科普大篷车”、“科普村村通”、“科普伴我行”等节目,受众超100万人次,有效解决科普“最后公里”问题

(四)效益评价情况

常年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碳达峰碳中和”、“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日、网络安全、“健康中国行”、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反邪教宣传月”等各类宣传活动,发放相关资料2万余份(册),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大足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公民科学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我单位将进一步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和项目奖惩问责机。二是接受社会监督,保证项目资金能够实现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项目各项管理工作迈向新高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加强项目绩效运行日常监控,对完成有偏差的及早研判,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