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009348329P/2025-0005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城管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7-21 |
[ 成文日期 ] | 2025-07-21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009348329P/2025-0005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城管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7-21 |
[ 成文日期 ] | 2025-07-21 |
[ 有效性 ] |
关于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大足城管函〔2025〕145号
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管理局
关于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3号建议办理
情况的答复函
刘才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建议》(第183号)收悉。经与区公安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规划建设方面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严格遵循《城市设计导则》《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规范开展详细规划与项目审批。在新城及拓展区,依据交通量、人流量等数据,对城市主干道及次干道的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进行差异化控制,科学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保障慢行交通系统的完整性。对于老城区受空间限制的特殊道路,采用“微更新、微改造”策略,在维持既有空间格局、
街道肌理和车道宽度的基础上,优化道路线形。例如,部分路段采用“车行道+单侧人行道”断面形式,缩减车行道宽度、减小路缘石转弯半径,拓展步行与非机动车通行空间,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及休闲需求。
二、道路管理方面
(一)规范非机动车道执法管理
区公安局目前已在二环南路完成非机动车道建设,增设引导二三轮车进入非机动车道的交通标志,并配套施划交通标线,切实规范非机动车行车秩序。同时,安排交巡警支队持续开展精细化勤务工作,每日07:00-08:30和18:30-21:00在龙棠大道沿线设置二三轮车交通安全检查点,积极引导二三轮车进入非机动车道行驶,切实规范通行秩序。
(二)注重设施提档升级
区住房城乡建委已在五星大道疏堵改造工程中,通过划线方式设置非机动车道。后续在新建道路设计审查环节,将严格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科学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物理隔离设施(如护栏、隔离墩等),明确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保障各行其道。同时,建立新建道路非机动车道质量跟踪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确保道路建设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对于已建成道路存在的非机动车道设施不完善问题,纳入年度改造计划,逐步进行优化提升,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三)加强非机动车道维护管理
区城市管理局将对城区非机动车道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针对路面坑洼塌陷、地砖破损等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一是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目前已完成二中外部分非机动车道的整治,提升了路面平整度和耐久性;二是定期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巡查,保障道路畅通;三是加强对隔离护栏、标识标线等设施的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清晰,提高非机动车道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三、宣传教育方面
区城市管理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构建“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广泛宣传非机动车通行规则和安全知识。一是线上平台。通过电视专栏、广播专题节目及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图文资讯等),定期发布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科普内容,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动画演示、规则解读短视频等形式,增强传播吸引力;二是线下联动。携手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常态化宣传活动,例如在社区设置互动体验区模拟交通场景,在校园组织“安全骑行小课堂”,在企业举办交通安全专题讲座。同步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覆盖通行规则、佩戴头盔重要性等知识;三是警示曝光。建立交通违法行为定期曝光机制,通过官方渠道公示典型案例,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形成“人人关注交通安全、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共治氛围。
此复函已经尹光建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局,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管理局
2025年6月23日
联 系 人:陈清涛
联系电话:43787036
邮政编码:40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