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经开区要闻
经开小学:诗韵校园 浸润童年
华夏泱泱,文化煌煌。追根溯本,肇以诗章。经开小学把诗词教育作为推进“质量+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让童心亲近诗歌,让诗歌守护童心,润泽心灵、陶冶性情,让孩子们成为对生活充满热情、崇尚真善美的人。通过诗教,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生命意义的感悟这种生俱来的潜能得以激活、勃发、壮大。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近年来,经开小学精心创建诗意校园,全力推进诗教文化,积极营造诗意课堂,着力构建诗意课程,诗词教育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被授予“重庆市诗教名校”称号,成为大足区首个市级诗词教育名校。
谈到将诗词教育引入校园的初衷,经开小学校长杨现青说,中华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收集了很多诗词教育相关的信息,并请教了诗词学会的专家,随着对诗教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将诗词教育带进校园的信念。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杨现青为组长的诗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学校诗教工作的具体落实。邀请重庆市诗词学会专家指导团队和经开区诗联学会诗教志愿者小组助力诗教进校园工作。
经过几年的发展,诗词教育已经成为经开小学的一项特色教学,也是一项常规教学。诗词在净化孩子们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道德修养和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也给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该校语文组组长旷年兰说:“为了孩子读的诗词更符合儿童的认知,我们全校的语文老师一起研讨编写了诗词读本,孩子学到六年级至少可以背上300首古诗词。诗词教育让孩子们对语文课的兴趣产生了变化,其精炼的语言,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也使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学会多角度去审视事物。同时,诗词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除了将语文课、德育课作为诗词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还将诗教活动渗透于各学科课堂中。“诗之画”,“诗之舞”,“诗之操”已成为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的重要内容。
为了给校园诗词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帮助其了解诗歌鉴赏、创作方法,学校在2017年成立了“巴岳新苑”诗社。创立之初便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加入。小诗人们在经开区诗联学会志愿者和老师的指导下创作诗词,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世界。诗社辑录会员的诗作,已成功创办了两期《巴岳新苑》杂志。
走进经开小学,你会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诗意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墙上的诗词书法作品、大厅过道诗教活动缩影展板、楼道精心布置诗词文化墙、全校80余个消火栓箱体全部以古往今来大足文人创作的诗词画面呈现。学校广播站专门开设“为你读诗”板块、上下课铃声用的也是诗词。每个班上的黑板报都有“每周一诗”的专属板块。每天14:00-14:20朗朗的诗词诵读声总是会在各班准时响起。
持之以恒,必有收获。经开小学除了在区级的比赛中获奖,还在重庆市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第一届“树人杯”小学生“阅读之星”展示活动中,经过经开片区、大足区、渝西片区层层激烈角逐,作为渝西片区一等奖得主,代表渝西片区参加重庆市总决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杨现青说,经开小学将在诗词教育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有力的步伐,让诗词这朵经典传统文化的奇葩盛开在孩子们的眼里,让美好的诗意永远地流淌在孩子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