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经开区要闻

用教育"硬实力"优化营商"软环境"

日期:2023-09-25

近年来,经开学区各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指示精神,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助力校企合作、细化措施管理,用教育“硬实力”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强举措保障随迁子女“好入学”

调研企业外来工子女入学情况

“你好,我在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工作,想把孩子转到这里来读书,需要什么条件吗?”暑假期间,李女士向邮亭工业产业发展中心咨询。她根据中心工作人员要求填写详细信息后,隔日便接到了校方通知,孩子的申请通过,可以入学了。“原以为还需提供一些补充材料,没想到这么顺利!”李女士开心地说道。

开学前,经开学区各校及双桥工业园区发展中心、邮亭工业产业发展中心接到不少关于新居民子女转学事项的来电咨询,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根据其提供的相关信息,给出适合入学的学校名单,方便家长根据居住证地址到就近的学校进行登记,转、入学快速便捷。

“每一年都会有随迁子女转、入学,我们会在学期结束时通过走访调研、电话、微信了解企业情况并做好登记,确保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邮亭工业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诚恳地说道。

为进一步做好经开区企业外来用工子女转学服务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人才落户经开、服务经开,各校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和市教委《关于做好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优先落实公办学校就近就便入读,并持续深化一心一意为企业,政企合力谋发展,妥善落实企业人才优待政策,分层有序做好随迁子女转、入学工作。

双路小学负责人说:“对于在双桥企业务工、居住但没有对应户籍的随迁子女转学,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做到全力招收,只要有学额,应收尽收,不设门槛。”

“这个学期,除辖区范围内名额,我们还办理转学随迁子女23名,做到既不能有意保留学额,也不能故意抬高入学门槛。”邮亭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根据外来随迁子女人数逐年增长的情况,经开区相关部门通过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和学额供给,有效增加了资源供给,确保外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零门槛”同城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在确保入学的基础上,经开区学区不断完善后续关爱机制,做好课后服务和学生午餐等后勤保障工作,有效缓解随迁人员子女家庭、双职工家庭“上下学接送难”的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最大程度满足家长对教育品质的需求。

细管理助推莘莘学子“上好学”

“学生入学到我校,我们要精心做好服务与引导教育,当前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双桥实验小学,针对班主任开展的随迁子女帮扶知识培训火热进行。

近年来,经开学区各校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前谋划、实时跟踪,稳步推进随迁子女帮扶工作,吸引了大批随迁子女前来就读,不仅旺了“人气”,更收获了名气。

邮亭小学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中层干部及各班主任共同成立关爱外来务工家庭子女领导小组,制定《大足区邮亭小学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制度》《大足区邮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细则》《大足区邮亭小学家校合作细则》等5项制度,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开通家长课程,拓宽关爱平台,学校利用校园公众号、班级钉钉群、微信群等平台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以“家校共育 助力成长”为主题的线上家长培训课程,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活动,从而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常态化开展的“培优帮困”“心理疏导”“亲子互动”等特色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关爱外来务工家庭子女。

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治校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是经开区“筑好像牙塔,引得学子归”的生动实践,也是经开区为优化营商软环境付诸的教育行动。

此外,各校还充分利用区域优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鼓励学校与“双桥狮舞”“邮亭鲫鱼”等非遗传习所携手,探索“校所合作”新模式,精心开设双桥狮舞、邮亭鲫鱼等精品社团活动,做精做专课后服务,推动“双减”落地生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帮助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实现人生梦想,邮亭镇党委政府主导,镇关工委、邮亭镇商会、邮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大足区福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助学活动。下一步,邮亭镇将带动更多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加入“逐梦计划”,壮大捐资助学队伍,帮助更多困境学子追逐梦想。

双路幼儿园“小鲁班”木工房崭新亮相

本学期开始,双桥中学部分教学楼完工、双桥实验小学操场和墙体翻新、双路幼儿园新校区正式启用……焕然一新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们营造了满满的入学仪式感。

“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青年必当有为!”双桥中学2021级青研班班长李冬梅在总结成长与收获时,回顾了近两年部分青年教师的风采,总结了两年来每一次学习以及每位老师的精彩讲座。

“这些内容对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参会老师纷纷表示,身为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时代。感谢学校组织“青年有为 成长有道”2023级青研班,让青年教师们能够更科学、合理地适应岗位,培育政治上追求进步、业务上争当先进的优秀青年。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经开学区各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

不忘师恩

双路小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手持鲜花,与老师们一起走在熠熠生辉的红毯上。红毯两侧,学生们向老师献上深深的敬意和祝福。孩子们齐声向老师喊出“老师辛苦了”"老师我爱你”等话语,更是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深受感动。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更多的温馨与感动。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召开慰问座谈会,送上温暖关怀,开展感谢师恩“花”式献礼活动,向全校教职员工送上节日的祝福。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超大尺寸蛋糕印上了“教师节快乐”鲜艳文字;一枝枝鲜花饱含深情,感谢师恩;还有堆砌成心形的水果和饮料,为教师们送上节日祝福。

老师们纷纷表示,学校食堂准备的这个惊喜十分贴心,感谢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将持续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好学生,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优发展助力校企合作“再深化”

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拓宽校企合作新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双桥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首先,经开区创新机制,用好用活现有高职院校教育人才资源,推动双桥园区智能制造实训校企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中汽院、长足飞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以清华大学(与威立雅产业合作基金项目)、重庆大学(与艾诺斯等合作共建实验室)等为依托,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做好进站人才服务工作。

此外,经开区还不断加大创新平台培育,支持通信学院等高校与盛泰、宇海等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建5G+通信实验(实训)室,提升创新能力。完成星桥孵化器市级验收,筹备国家级孵化器创建,推进军通汽车军民融合项目、宇海手机核心部件精密加工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重庆航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在电信职业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与重庆航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建立全面的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轨道交通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已在校内建成接发列车作业综合实训室、铁道线路工维修仿真平台、轨道机车实训室并投入使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就业水平。

考察宇海电子

4月25日,重庆移通学院副校长孙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文娟一行来经开区考察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并与盛泰光电、宇海科技、达汉电子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经开区原副主任吴励参加座谈,经开区新双圈公司总经理陈军陪同考察。

孙玺一行先后前往盛泰光电、宇海科技、达汉电子、大昶宝、中汽院试车场等企业考察。在考察中,孙玺一行深入企业生产车间、食堂、员工宿舍等场所,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孙玺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概况,阐述了各个学院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开设情况。孙玺表示,重庆移通学院掌握时代发展脉搏,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打造,学校有信心、有能力去推动校企融合、校地联合,立足双桥经开区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要依托学校既有资源,本土成熟资源,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方面延伸空间,为企业提供人才,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毕业生们更高质量就业。

    吴励表示,希望合作双方精诚合作、强强联合、畅通机制,挖掘校企共建新动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平台,实现协同合作优成果;相关单位、企业要重视这次合作机会,拿出最大诚意,开展常态化交流,积极引进学校优质人才及资源,确保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合作项目平稳开展、高效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创造高校服务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双桥的新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