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经开区要闻

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描绘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日期:2023-01-18

站上新起点,奋进新征程。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快速推进,不断拉伸城市框架,为双桥经济发展提供强力引擎;四通发达的交通,干净整洁的街巷,诗情画意的公园,孕育出无数美好生活的小确信;老旧小区持续改造提升,城市旧貌换新颜,居民生活环境更舒心......一幅满目新景、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正在双桥大地铺展。让城市建设更有品质,管理更加精细,民生保障更加充分,经开区建设管理局上下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拼搏实干,不断谱写城市建设管理新篇章,为经开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样板间贡献力量。

       聚焦民生 群众幸福感更加充盈

近年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聚焦民生,紧紧抓住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之举,在建设美丽双桥的道路上逐浪前行。双桥,正不断刷新城市面貌,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大足区第三次党代会关于全力做好“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大足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红岩重汽博物馆、九曲花溪公园、西子湾国际假日营地、龙水湖环湖步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竣工并免费对外开放。市民文化中心文化馆、网球馆、千叶广场篮球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双路街道、通桥街道、龙滩子街道辖区的农贸市场改造已全部完成。水厂三期工程、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港湾式公交站改造工程等将在年底竣工。

人行道板、道路坑洼、窨井盖、盲道和缘石坡、人行护栏、健身设施的破损修复、改造和缺失补建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共改造城区破损人行道约5.8万平方米,维修车行道1.9万平米,更换、补缺市政井盖540个、水箅子250余个,修复盲道和缘石坡60处,建设(修复)人行护栏58米。开展桥梁、照明设施设备隐患排查84次,维修路灯1320盏次,检修路灯线路1500余米。改建花海篮球场及羽毛球场,对体育馆及周边设施的篮球架及篮板等进行了更换。完成双长路(宇海至鸿铭商砼段)道路改造4000平方米。双星路、万和天地周边道路老旧人行道改造工程,九州花园片区道路、公园路(财富中心段)、云台路至青年村连接道白改黑工程,文化一路东段、西湖大道盛泰宿舍段人行道铺装工程等已全部完成。维修排水管网680米,新建雨污管网约36公里。

在双桥,公园连接成片,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春有海棠秋有桂,夏有荷花冬有梅。樱花大道、玉兰大道、城市花海,可谓推窗见景,闻香识路。这些都离不开园林绿化管护。今年,经开区建设管理局补植灌木13万余株,集中清理公共绿地腐殖落叶、枯枝杂草、杂物6次,共计90余车。完成山水名都河道绿化,面积约3500㎡,汽车试验场旁空地绿化改造,面积约4400㎡,和鸿观岳山旁空地绿化,面积约1767㎡,以及龙景西路、青龙路空地绿化,面积8600㎡。高品质打造335亩千叶花海,完成春季320余亩油菜花播撒,秋季320余亩向日葵、百日草等品种组合播撒,共吸引参观游客约6万余人次。全年城区栽种和摆放鲜花约90万盆,城市色彩更加丰富、靓丽、多彩。

如果说纵横交错的道路街巷,栉比鳞次的公园是城市整体环境最直观的体现,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里子”虽不显而易见,但却与群众的民生福祉息息相关。

楼体陈旧,杂物乱堆,车辆乱停,垃圾乱放,下雨天污水横流,这是我们对老旧小区的第一印象。如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居民住在老旧小区里也享受高品质生活?

作为双桥经开区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老旧小区改造已于2020年3月启动。在整个改造过程中,经开区建设管理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纾解“痛点”、打通“堵点”,把每一个项目都改在居民的心坎上,真真切切让居民体会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2022年,经开区共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40个,涉及101栋楼、房屋建筑面积14.05万平方米。其中,双路街道改造老旧小区18个,涉及老旧建筑40栋、居民791户、改造面积约9.8万平方米;邮亭镇改造老旧小区22个,涉及老旧建筑61栋、居民364户、改造面积约4.25万平方米。2023-2025年经开区计划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6个,涉及165栋楼、房屋建筑面积29.73万平方米。其中,龙滩子街道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2个,涉及老旧建筑149栋、居民3768户、改造面积约28 万平方米,;通桥街道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个,涉及老旧建筑16栋、居民97户、改造面积约1.73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对老旧小区的改造,经开区建设管理局不止停留在硬件上,还坚持全面系统整合小区现有资源,深入挖掘老旧小区停车、养老、托幼、广告、充电桩、垃圾分类等领域的商机,鼓励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努力打造开放协作、多方共赢的生动局面,积极培育新的社区动能,促进社区新经济增长。协同各相关镇街落实属地责任,坚持“先自治再整治”的标准,努力探索推动无物业老旧小区的治理模式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建立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完善小区自治管理,解决后期管理难题,使老旧小区改造成果更加夯实,更具可持续性。

多措并举 城市环境整治更加高效

今年以来,经开区建设局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区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深入扎实开展各项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

占道经营一直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难点和顽症。经开区建设局通过教育劝导、规范治理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巡查执法力度,针对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广场、超市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现象进行强化治理,规范清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行为6000余处,规范门店占道经营和骑门摊3100余处,清除乱悬挂晾晒107处,乱堆放136处,整治乱张贴28处。针对学校周边占道经营、乱摆摊点、店外经营、流动兜售等问题,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在学校上学、放学高峰期流动摊贩相对集中设摊时段,坚持日常巡查和蹲点执法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城管执法队员对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进行及时清理,加大校园周边流动摊点的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效果。

此外,经开区建设管理局还多次联合经开区生态环境局、街道、整治办对辖区内夜市摊区进行全面排查,劝导店主落实“三限、三有、三控”措施,主动更换无烟烧烤机,铺设防渗漏地垫,规范店内经营,对违规占道经营、屡教不改、多次反弹的重点、难点区域的门店依法予以整治,共整治夜市摊点160余次。全面加大对渣土运输车辆的巡查监管力度。对城区内施工运输渣土的车辆冒装、撒漏、带泥上路、随意倾倒等行为进行巡查和处罚,对违规工地重点监控,重点查处,共整治擅自挖掘城市道路行为6起,污染公路行为14起。加大露天焚烧垃圾污染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对露天焚烧垃圾造成大气污染行为的案件查处力度,根据制定的《双桥经开区城区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整治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建立露天焚烧台账,做好巡查记录,对露天焚烧多发点、易反复地区,队员重点巡查,防止反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现场进行制止,并向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共劝导消除露天焚烧12起。

今年1-9月,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查处违章停车3355辆,劝离违法停车21885辆次,游摊、经营性占道6244起;没收违规加装伞101具;查处拖移二轮三轮车各类违法行为875辆;非法营运18辆;组织交通违法人员教育学习881人次;罚款金额52480.00元。经开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以12319、12345、公开信箱、群工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案件办理为载体,及时接处市民投诉和接受社会监督。接到涉及占道经营、投诉建议、违法搭建、露天焚烧等各类投诉38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更加复杂,近年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加强了对数字城管的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执法和服务效率取得显著成效。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双桥经开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系统平台共采集案件462件,受理案件462件,重庆市12319民生服务系统受理舆情案件52件,均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城管机器人系统共接入38路摄像机,开启14类检测类型,共采集案件5233件,受理案件5094件,转办率96.13%。

经开区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将通过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展开业务学习、培训,针对队伍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行政执法理论的学习,熟练掌握执法办案技能,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及队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常态化管理,理顺城管执法体制,逐步做好执法重心下移,稳妥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工作。积极与街道城管力量进行整合,探索日常管理新模式,按照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的管理要求,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和街道进行梳理和科学划分,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城区市容环境面貌。

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以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持续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化”,强化业务协同“数字化”,规范审批管理“优质化”,创新监管方式“效能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动。

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深入推进建设领域行政审批程序法定化和审批工作标准化,实现流程优化、服务优质。推进相对集中办理和预约办理,实行网上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网式办理,逐步实行无纸化申报、“不见面审批”和电子证书制度,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严格按市住建委启动立项、用地、规划、设计、验收五大行政审批环节有限并联审批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据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所有涉及建设项目的涉审事项全部在行政大厅中心集中办理,经开区建设管理局还设置了首席专员配合经开区行政审批中心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启用部门行政审批专用章,委托行政审批事项36项,派驻4人常驻审批大厅。三季度,办结审批事项206件,由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出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审批完成。

1-9月,经开区建设管理局办理施工许可19项,13.7万平方米;竣工备案9项,6.7万平方米,发放联合验收意见书9件,3.8万平方米;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915万余元,征收人防费232万余元。据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经开区建筑业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5.14亿元,2021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0.25亿元,2022年三季度完成建筑业产值约22.8亿。累计报送约78.22亿元,为大足区GDP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记者 谭大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