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经开区要闻
实施垃圾分类 倡导绿色生活
编者按:实施垃圾分类 倡导绿色生活。根据《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大足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方案》要求,2022年经开区实现城市垃圾分类全覆盖。经开区建设局、各街道社区迅速行动起来,为顺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发挥动力。
主管部门:当好实施垃圾分类的推动者
图说:建设局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会
双桥经开网讯(记者 谭艳)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经开区党工委关于“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千亿工业、美丽双桥”的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围绕全区“4433”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开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抓好抓实,结合经开区实际情况,建设局制定了《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对经开区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及推进步骤进行了具体安排。
方案明确了从2021年起,经开区将用1年时间,以所有公共机构、有物业小区和条件较好的非物业小区为重点,示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实现经开区三个街道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性工作经验,完成市级目标任务。
按照方案制定的推进步骤,将分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4月上旬)、示范建设阶段(2021年4月中旬—6月)、集中推进阶段(2021年7—12月)、长效常态巩固(2022年1月起)四个阶段逐步推进。
建设局将联合各部门、镇街、社区、学校等单位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建立全局干部职工进社区、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定点服务工作制度,明确任务到人,责任到岗,做好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环卫所、物管科等部门工作人员将率先在家中实操垃圾分类,并录制视频确保人人过关,取到身先士卒模范引领作用。
在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保障工作方面,建设局将加快筹备垃圾分类宣传、投放、收拣、运营、处置于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做到简单、方便、适用、易操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真正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垃圾分类实行“345”工作法,即:3端负责(前端分类由街道负责,中端、后端拣运处置由建设局负责),4个标准(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5组给力(政策宣传组、设施配备组、培训入户组、现场指导组、综合评比组)。坚持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做到周周推进,季度总结,年年提升。
建设局局长吴朝中在4月16日召开的《垃圾分类动员大会暨垃圾分类培训》上说:“作为城市的建设管理者,我深知要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有多难,但我们更加明白生态环境对我们未来有多重要,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我们将攻坚克难,当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坚决执行者,做好着力推进经开区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的具体实施者。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行为习惯和文明风尚,共同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街道社区:当好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者
图说: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上,群众正在观看垃圾分类知识展板
虽然经开区近日刚出台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步骤,但实际上各街道社区早在去年年底就通过文艺演出、有奖竞答、小手牵大手、QQ群、微信群、宣传单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全力营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工作(以下简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为实施垃圾分类造势。
《垃圾分类动员大会暨垃圾分类培训》会议召开后,各街道迅速动起来,按照上级制定的推进步骤展开工作。
双路街道地处经开区城区中心,涉及9个社区,99个小区、片区(包括12个物业小区)。街道计划6月底前完成2个物业小区和2个非物业小区示范点建设任务。7月至12月在辖区内做到垃圾分了工作全面覆盖。2022年1月开始做好垃圾分类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及应用,示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街道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中,由党员干部带 头,组织联系社区领导、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等,联合志愿者队伍分社区进行地毯式走访入户宣传,确保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有责观念深入人心。街道机关率先做好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引导居民优化生活方式,同时成立小区垃圾分类监督委员会,加大专项巡查力度,设立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该辖区的和鸿•观岳山、九州花园作为双桥经开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街道在每个投放点都配备“桶长”和志愿者各1名,负责做好垃圾投放定时定点指导监督。街道还为居民设立了个人绿色账户,对正确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积分兑换奖励,设计“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卡”和桶长专用的积分印章,每天每户正确投放一袋厨余垃圾可积一分,每积满30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励社区居民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按照居民分类兑换礼品的总积分和投放正确率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为依据,4月13日,双路街道双北路社区对今年一季度九州花园片区城市垃圾分类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下一步,双路街道将对鲜花港和阳光城尚城进行示范点建设 。
在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中,街道、社区人员还积极主动征集居民的意见,不断改进优化工作方式,完善相关制度和做法,力争为其他街道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
龙滩子街道成立了街道书记、主任“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措施,分解了考核任务,建立了“街道包社区、社区包组、小组包楼栋”三级网格化“分片包干”责任表及行业“牵头负责”管理责任体系;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指导员队伍,组织机关、社区、小组长及辖区物业单位、学校、卫生院等相关人员开展了业务知识培训。
目前,拟定了集中收集点39个,聘请“桶长”39人,正在筹备设施设备和集中收集点位的基础设施及宣传制作;印制宣传资料10000份,新进15L垃圾桶3000个,正在筹划入户宣传活动;正在筹划各社区固定宣传点、公示榜、公示栏、绿化带插牌等宣传设施的制作。5月份,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全覆盖推进。
通桥街道办事处主任蒋世才带领街道相关科室、各社区书记等深入辖区居民小区,实地走访调研了目前生活垃圾收运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街道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方案和考评方案。
16日,街道召开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动员会。街道和社区全体干部职工、经开区财务局、经开区土地开发中心、双桥工业园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从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四个环节五个要求、突出抓好四个工作重点、强化三个督查考核等方面作了动员讲话。
全体参会人员认真观看了大足区垃圾分类宣传片,规建环保办、天星社区、青春社区、山湖社区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韦建军安排部署了具体工作实施推进计划。
会上还发放了《垃圾分类知识100问》,纠正了一些分类误区,为下一步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居民:不做垃圾分类的局外人
图说:桶长李国玉正在仔细检查垃圾是否符合投放标准
2月份,双北路九洲花园片区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居民们一致推荐58岁的李国玉担任桶长。她爽快地答应了。她说:“当桶长,既是为了服务居民,也是为了监督自己。”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的水平和能力,她还经常利用闲暇之余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每天盯桶上岗的时间,正是忙早晚饭的时间,李国玉主动克服困难。她总是5点多就起床,把一家人的早饭先做好。不论是刮风下雨,早上6点,她一定会准时出现在她负责的投送点。
居民过来扔垃圾时,她都会打开垃圾袋查看垃圾是否分得正确。有的垃圾散发着阵阵的臭味,但她依然一丝不苟的检查,没有丝毫厌弃,也没有因为臭、脏而有丝毫的敷衍。面对垃圾不符合投放的居民,她总是耐心的解释:“这个猪棒骨不能放在厨余垃圾里,我们所有啃过的骨头,除了这种大的其他都是属于厨余垃圾。”“玻璃瓶是可回收的,但这个药瓶子是装过药品的,它就属于有害垃圾。”她边说边手把手的教居民垃圾如何分类。遇到不配合的居民,甚至刁难的居民,她也总是不愠不火,微笑着跟对方讲道理。
在担任桶长督导检查居民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李国玉发现很多居民存在浪费的情况。“经常看到米饭、面条,肉、烂掉的水果啊什么的,还有半新旧的衣物,说真的,看着挺心疼的,你知道我们都是过过苦日子的。我每次都对他们讲,吃不完就少做一点少买一点。”李国玉的喋喋不休,换醒了更多居民的节约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也让居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树立起“节约光荣”的消费理念。
李国玉的家人也用实际行动极力支持她的工作。家里的垃圾都严格按照投放标准分类。儿子儿媳也主动帮她分担家里的家务活。她两个上小学的孙子周末偶尔也会和她一起上岗,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第一个月很恼火,居民几乎没有能达到投放标准的,但现在基本都能正确的分类了,而且对因为垃圾分类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善赞不绝口。”说起这些进步李国玉很是开心。短短三个月时间,九洲花园的垃圾分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要改变一直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并养成新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长期推进适应的过程。这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在九洲花园片区,我们很庆幸的看到,在垃圾分类,共创美好家园的这条路上,没有人把自己当成局外人。
垃圾分类小知识
为啥要垃圾分类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会带来哪些后果吧!
首先,会增加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原大足区大湾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就已达300亩。扩建后,占地面积约410亩,设计总库容520万立方米,设计处理规模每天处理垃圾700吨。焚烧垃圾越多,释放的有毒气体也就越多,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灰尘,这些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再来算算垃圾不分类会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没得到利用。而我们经常随手丢弃的废干电池,每年就有60多亿只,里面总共含有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这些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垃圾分类的好处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影响以及现有处理方式的要求,分离不同类别的若干种类。欧美发达国家与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经验告诉我们: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1、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2、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
3、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垃圾分类的内容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通常,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其中可回收垃圾又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塑料制桶、制盆、制瓶和塑料衣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不可回收垃圾中包括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垃圾时,应将垃圾按本地区的要求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投放前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塑料制品的瓶子捏扁放入垃圾箱。
2、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3、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